4月11日上午,海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图书馆顺利举行。海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区域联盟牵头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邢启敏,党委副书记陈张承,副院长刘文玉,教研室主任魏茹冰、郎扬,学校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李芳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海霞,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院长叶晓静,图书馆馆长麦笃彪,相关基地人员及师生代表共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揭牌仪式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场馆——钱币博物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穆鑫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带到了这里,她以清朝末年发行的“龙洋”钱币作为导入点,讲述钱币里的中国近代史。
揭牌仪式在图书馆会议室举行,仪式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海霞院长主持。
麦笃彪馆长介绍了学校钱币博物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他指出,钱币博物馆自2020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历史文化融合的实践路径。目前已形成“实物展陈+沉浸体验+专题研学”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并在实践教学创新、协同育人机制、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成效。2025年1月,学校钱币博物馆成功入选海南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李芳丽主任受党委书记陈明宝的委托,代表校党委致辞。感谢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区域联盟对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同时指出,钱币博物馆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好“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按照“理念共识、资源共享、师资共建、课程共研、实践共育”的原则,服务好区域联盟各单位,深入挖掘钱币博物馆的育人价值,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邢启敏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校钱币博物馆在思政育人工作中成绩斐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在联动增效、育人品牌、育人质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海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最后,双方领导共同为“海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此次揭牌仪式标志着学校钱币博物馆在功能发挥及社会价值引领方面进入新阶段,学校将继续发挥钱币博物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不断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丰富思政教育内涵,在思政育人领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本文转自校园网
(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