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国家非遗钻木取火传承人陈法英吗?
----摘自南海网
陈法英,男,现年61岁,出生在保亭六弓乡一个黎族村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用火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才有了人与猿的真正揖别。钻木取火也是人类从依赖自然火(雷电、火山爆发等)到依靠技能获取火种的一大进步。2006年5月20日,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非遗钻木取火代表性传承人陈法英
陈法英,男,现年61岁,出生在保亭六弓乡一个黎族村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
陈法英收集取火材料
上个世纪50年代, 陈法英的家乡还是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乡村,四周都是莽莽大山,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每次跟随爷爷上山,爷爷总会教他一些生存的技能,这些生存技能总是伴着生活,但最为重要的还是钻木取火。当时村里不仅爷爷掌握着这门手艺,父亲和一些年纪大的人,都会钻木取火。陈法英就是这样跟着爷爷学到了钻木取火的精华:选什么样的木材取火,取火的火候等。
陈法英钻木取火
2004年,保亭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因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宜找到陈法英,向他打听乡村有没有掌握传统技艺的人,陈法英想起了爷爷教给他的钻木取火,他坦言已经十几年未曾操作,不知是否还能钻出火来,于是答应一试身手。
陈法英开始上山寻找最适合钻木取火的一种用本地话叫做中平木的树木作为钻火板,因为这种树的木质软硬适度,是用作钻木取火的最佳材料。接着开始制作钻杆。钻杆长50到60厘米,用硬杂木制成,粗细适中,直径3到5厘米,下端略尖,如圆锥状。在取火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刚刚发生火星时是看不见的,为了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需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或干透的苔藓作为媒介物接近火星,而且还要不失时机的输氧,才能达到引燃取火的目的。 陈法英最终凭着爷爷传授的技艺,成功地钻出火来。
用火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才有了人与猿的真正揖别。钻木取火也是人类从依赖自然火种(雷电、火山爆发等)到依靠技能获取火种的一大进步。2006年5月20日,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钻木取火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