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与粤剧、潮剧

        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

        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

        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来。

点击查看琼剧图片



点击查看琼剧图片




点击查看琼剧图片

海南琼剧

海南琼剧的传承现状如何?好苗子太少成隐忧


----摘自海南在线2012年9月15日

  

      今年8月,在南京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14岁的海口女孩邓蔺珊一举夺得地方戏专业组“金花称号”,这也是目前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奖。

      琼剧,是深受海南人喜爱的传统戏曲。然而,在当下的时尚社会,传统的琼剧的受众似乎仅限于中老年人群。年轻的一辈更喜欢的是周杰伦、飞轮海、快男超女……作为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的琼剧也和所有的传统文化一样,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那么,海南琼剧的传承现状如何?

  

练功房里的琼剧学生

现状:演员后继尚有人

刘秀蓉老师在指导学生

      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被誉为“艺术摇篮”的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就在这里为海南的琼剧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新鲜血液。“我们院里的年轻演员,绝大部分来自省文化艺术学校,可以说,省艺术学校是琼剧传承的一个重要基地。”海南省琼剧院创作室主任符实这样评价省文化艺术学校与琼剧的关系。据了解,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1962年曾一度改名为海南琼剧学校,多年来在传承和振兴琼剧艺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商报记者走访省文化艺术学校的时候,正值新学年开学之际,操场内传来新生军训的整齐口号,而位于教学楼一层的排练室,一群年轻的学生正在里面挥汗如雨地排练琼剧。指挥排练的刘秀蓉老师是我省著名琼剧演员,同时也是一名有着十年教龄的琼剧老师。作为从这里毕业后又回到这里任教的资深人士,刘秀蓉老师对琼剧专业的学生构成有着充分的了解,“在琼剧专业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小就深受家长影响,喜欢琼剧并最终选择了这一专业。”刘秀蓉老师向记者介绍了琼剧专业学生的来源情况。

      今年18岁的李丽就是琼剧专业学生的一个典型,这名来自万宁的女生,不高的个头却有着灿烂的笑容。谈起自己的琼剧之路,李丽兴奋地说:“我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听琼剧了。由于妈妈是琼剧迷,在家里,收音机里放的都是琼剧,就连她在洗衣做饭的时候也哼着琼剧。所以我算是在琼剧的氛围里成长的。”在母亲的影响下,李丽从小就对琼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经常跟着妈妈咿咿呀呀地学习唱戏,还经常在家里的卡拉OK上为亲戚朋友表演。小小年纪的她,唱腔与动作已经像模像样。

      2006年,正读小学的李丽在家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加了“呀喏哒滴”琼剧比赛,并获得“最具潜力奖”和“最具人气奖”的荣誉。第二年,省文化艺术学校出于“早培养早成才”的考虑,在全省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小学毕业生入学培养。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李丽成为了省文化艺术学校六年制的一名“小”学生。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李丽已经从业余的爱好者成长为了一名准专业的琼剧演员。“在学校老师会教你如何发声、如何让表情到位,这些都是在家里难以学到的知识。”李丽对于这些年来的进步做了简单的介绍。如今的李丽,已经是琼剧专业学生中的佼佼者,即将正式走向她所喜爱的琼剧舞台。

      类似李丽这样的例子,在文化艺术学校其实还有很多。正是这批在家庭环境熏陶之下选择了琼剧事业的年轻新兵,让海南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有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实事求是的说,琼剧还没有沦落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境地。这些年,我们剧院有不少从文化艺术学校选拔进来的年轻演员。目前,琼剧院一团团长符传杰等年轻一代演员,都能很快挑起大梁,这就是很好的证明。”符实主任对琼剧的传承现状做了这样的阐述。

隐忧:好苗子太少,年轻观众不足

      从表面上看,有着相对完整的教育培训机构,有着还算充足的后备人才,琼剧的传承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看似繁华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的隐忧。

      “要说琼剧的传承,虽然没有近忧,但还是有远虑。”符实主任淡淡地说道,“由于我们年轻演员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文化艺术学校,而这所学校是中专性质,在目前的环境下,有天赋、有很好文化基础的苗子很多人都不会选择读中专,而是选择升高中读大学。”符实主任的说法得到了刘秀蓉老师的呼应,“虽然说这些年琼剧专业是一年一届,人数上比起我们读书那时候的四年一届来说是多了。但以前能考上的个个都是有天赋的好苗子。而现在,虽然也有不少有基础的学生,但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由于初中成绩不好,在无处可去的时候才到我们这的,家长的目的并不是送孩子来学琼剧,而是希望找个能管住孩子的地方度过这几年时光,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学有所成了。”如何才能破解选才局限的这道难题?符实主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只能从培养年轻琼剧迷方面入手,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琼剧,这样才能让有天赋、有文化的人自觉的选择学习琼剧。”

      然而,培养年轻琼剧迷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呢!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南与其他地方一样迎来新鲜的娱乐文化元素,电影、电视、流行歌曲的出现,更是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趋之若鹜,他们看的,谈论的更多的是周杰伦、飞轮海、快男超女……琼剧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已经落伍的老古董罢了。“我们琼剧院三个团一年有几百场的演出,这至少说明琼剧的基础还在。特别是在下乡的演出中,经常出现观众爆满的情况。但台下坐着的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级的观众,年轻人基本上已经跟琼剧绝缘。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琼剧就算有人演,也会没人看。”符实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担忧。

      显然,尽管琼剧在海南民间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的根基仍然稳固,但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接触琼剧,欣赏琼剧并最终自觉加入到学习琼剧的行列中来,让这一海南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了琼剧传承亟需解决的问题。

遗憾:琼剧进校园尚未成功

      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就意识到了琼剧传承的这种症结所在,从各种途径多方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传承工作。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举办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艺术活动及节庆文艺演出。这些年来,群艺馆也注重在群众活动中加大对琼剧的支持,希望这一海南本土文化的奇葩能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据海口市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符立雄介绍,这些年,市群艺馆举办了三届琼剧比赛,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发现琼剧之美,同时也有利于琼剧群众根基的培育。谈起这几年琼剧比赛的变化,符立雄说:“报名人数一届比一届多,参赛的选手既有花甲老人,也有不少的少年儿童,其中,最小的参赛者才8岁。琼剧比赛引发的社会效应,也一届好过一届。”

      省琼剧院作为琼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在琼剧传承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他们开办了演员新秀传习培训班;安排传统的“收徒拜师”;为了让更多的年轻观众爱上琼剧,他们还尝试着创作更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剧本。此外,在2007年还联合省政协成立了海南省琼剧基金会,在资金上为琼剧的传承提供了物质保障。

      其实,相关单位进行的这些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琼剧的生命力在年轻人中扎根。而要让年轻一代接触琼剧,喜欢琼剧,最切实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琼剧走进校园。“我们也有过让琼剧走进校园的设想和行动,从娃娃抓起,让学生们从小就感受琼剧的内涵美也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曾经多次跟相关单位进行过协调,推动过琼剧进校园的事情,但遗憾的是,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太多,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说起琼剧进校园的事情,符实主任至今仍是一脸的遗憾。

采访后记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娱乐的时尚化,琼剧也像其他地方剧种一样,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传承困局,许多有志之士对琼剧的发展前景也开始担忧。经过连日来的采访,记者欣喜地看到,琼剧这一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演方面上的人才还算充足,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琼剧才避免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但同时还应该看到在琼剧传承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利现实,我们衷心期望,随着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努力,琼剧这支海南艺术的奇葩能够永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