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黎锦,海南在行动
----摘自南海网
海南一直在行动
春天来了,海南岛中部山区还没有完全暖和起来,但绿树田野之上,已是草长莺飞。正月十五一过,五指山市冲山镇福建村的黎族织女们便开始忙碌,她们聚集到村里篮球场边的工坊里,铺上草席,踞地而坐,摆好织机,穿针引线,为三亚、海口、广州和北京等地的企业或景区年前下的订单织造黎锦礼品。
2009年下半年,福建村的织女们在织锦能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和黄慧琼的带领下,成立了两家经济实体织造黎锦礼品。然而,她们并非纯粹为了盈利,而是主动担当起传承技艺的责任,培养村里年轻一代的兴趣,传授传统织锦的工艺。
刘香兰的工坊有30人,还设有“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织锦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陈列馆)”;黄慧琼旗下的人数只有12人,但“五指山黎族织锦文化发展中心”就落户在那里,她的生产基地还是省民族技工学校“黎族织锦技艺班”的教学点。
像五指山福建村这样自发的民间保护和传承行动,保亭、乐东、东方和白沙等市县也一直在默默进行着。
保亭加茂村的黎族妇女在纺线
政府层面黎锦技艺保护由省文体厅负责,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指导实施,目前已经建立专门研究机构,通过普查和专题调查,用文字、录音、照相、摄像等多种手段,全面记录该技艺及其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并抢救和收集一批承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信息的实物,分门别类,建档管理,建成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多媒体数据库,组织召开学术会议,达到对该技艺进行研究、保护、传播、教育和普及的目的。
去年11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海南黎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系统研究黎锦技艺的历史和传承,最后出版90万字的《中国黎锦》一书。参与课题研究的省内外专家有20多位,他们将对黎锦的发展历史、纺织技艺、图案、服饰、龙被等进行系统研究,涉及民族学、纺织学、历史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12月1日,课题组正式开始田野调查。
“双面织”绝活的精彩演绎
居住在白沙润方言地区的黎族妇女,传承着一门其他方言人群所没有的刺绣的技艺“双面绣”。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双面绣”是用色线在面料的正反两面,绣出相同花纹图案的技艺。黎族润方言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体现了该技艺的精湛性和民族性。而最近几年在“双面绣”基础上创新的“双面织”,更叫人叹为观止。
据传“双面绣”的工艺源远流长,是黎族同胞相传久远的古老技艺,最近海南在这门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和突破。
2008年3月,保亭南茂农场加茂村黎族妇女胡春芳,首次织造出了两面具有一样图纹的黎锦,而传统的织锦通过提花,只能做到单面有图案,双面图纹的效果,只见于“双面绣”。
龙被
就此种意义而言,胡春芳是“双面织”的首创者。而后来者又有更绝妙的技艺。
2010年上半年,保亭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负责人刘超强,指导研究室的黎族姑娘张燕和张静姐妹,用一台特制的织机,耗时一个多月,织出了一幅163厘米×61厘米(图案篇幅为84厘米×57厘米)、正反两面图纹不一的黎锦,一面的图案是“大力神”(一说是“祖宗”),另一面为“伏地龙”。
由于这台特别的织机要申请国家专利,春节前记者闻讯赶到保亭采访,但研究室人员不愿展示,只是介绍了织机可供两人同时各自织作,最后织出两面不同的图案。刘超强、张燕等人的“双面织”诞生后,海南省民族学会会长王学萍赞其为“世界首创”。
“双面绣的价值在于其技艺的古老,并不在于其难度。”善于对黎锦织法进行分析和解码的刘超强说。早在2006年初,保亭一批黎锦工艺爱好者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新达达研究室。尽管6年来工作场所三易其地,但成果还是连连催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