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黎歌 亦称黎族民歌,黎族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

        族韵调唱的,它是随着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

        流、融合,派生出来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

        称为"四句歌仔"。较长的叙事诗即四句一节,多节续唱下去。

        除了独唱、对唱之外,还有齐虽、轮唱、合唱,并有乐器伴奏。

点击查看黎歌图片



点击查看黎歌图片




点击查看黎歌图片

黎歌

黎族乐器传承人黄照安的故事


----摘自南海网2008年2月25日

歌者寂寞中孤独前行

    他们是让民间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人,他们是活着的历史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而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主角,是漫漫岁月长河中,传统文化能走下去的“提灯人”,照亮着传统文化从古走至今的路……

    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叮主流文明或许跑在前边,

    而在主流文明的前面,

    却是在我们后边坚守并照耀着的古老文明……

    也许,

    她将是人类精神家园苍白衰竭时,

    最后的输血者。

    他们,一个人或是几个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他们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并且能够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今年8月,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容亚美和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羊拜亮名列其中。今年5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首批166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我省黎族歌王王妚大和黎族织锦技工符玉梅获此荣誉。与此同时,我省文体厅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从本期起,本报记者沿着海南文化的轨迹,去寻找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是黎族乐器、钻木取火、树皮布、露天烧陶、黎族古老的舞蹈、黎族古老民歌、传统织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每一个传承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承载着民族文化。他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海南岛上这些古老的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各个民族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本期传承人:黄照安

    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三十几年如一日地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一个民族的传统乐器,看到那些如今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各种乐器,我深深被他的行为和理想所感动。在尊重历史,继承传统的同时,他始终保持着健康的旺盛的创造力和进取心,他一个人在为整个民族的黎乐文化矢志不渝地努力着。

    可是当我们真正地走近黄照安,内心的感动不仅仅来源于感观,更深层次的感动有时会让人寂寞无语。

    在一个与民族文化不搭界的工作岗位上奋斗了20多年,如今他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河南工商所的所长。可即使这样,他连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他和妻子租住房子,除了简单的家具,全都摆放着黎族乐器。

    几十年一直默默地从事着民族文化的研究工作,没有丝毫的补助与报酬,他却无怨无悔。在他儿时的日子,父亲因为吹鼻箫被扣上“资产阶级分子”的帽子,拉出来在全乡批斗。自己高中毕业时考取了县里的文工团,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成份不好”,被团里赶回来,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对黎族乐器的挚爱。

    自费下乡去采风,收集乐器、民歌;自费组织成立八音演奏队,自己花钱为农民培训;自费去外面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费买各种材料,制作改良各种黎族乐器,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理想,把黎族乐器传承下去,让黎族乐器能真正地演奏出属于民族文化的交响乐,让黎族乐器真正地能走上舞台,展示给世人。而到如今,他家无分文积蓄。

    采访到最后,我忽然想问他一个问题: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的回答很是简单:我希望我能出一本专辑,里面收录我们乐器演奏,也许有一天我不在了,能给后人留下一些资料。

    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实的愿望,至今仍然没有实现,录音录制工作刚刚进行到一半,就因为经费问题停了下来。妻子王秋英告诉我们,为了录制他的专辑,他花完了家里不多的积蓄,就连弟弟卖槟榔的钱都不敢乱花,目的就是帮他完成这个愿望。

    “如果有人能够资助我完成录制,我将不胜感激。”采访他到深夜,他最终表露了这个愿望。看着他和黎族乐器,我想:他和心爱的乐器犹如一对歌者,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却在寂寞中前行。

对本民族乐器的收藏、演奏和传承,海南黎族汉子黄照安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爱。目前仍在艰难中坚强地前行着……

    他是黎族地区唯一身兼黎族乐器的收藏者、制作者、传承者和演奏者的人。

    如今在黎族地区,许多传统乐器已经难得一见,独木鼓、叮咚、哩咧、口弓等,曾经与人们朝夕相伴的器乐,如今已经散落难寻,黄照安却收集了上百件黎族乐器,并且都能熟练地演奏,现在有些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者乐手,都曾经是他的学生。如今有些黎族传统乐器的生存土壤已经消失,留下的只是一种文化符号,黄照安成为这种符号的记录者与传播者。

    他生活在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也一直挚爱着这个民族,走进他的家里,你发现牛角能吹出乐曲,椰壳能奏出旋律,不是亲眼所见,真难相信这些黎族乐器会如此神奇,让人陶醉。

    他,就是黎族乐器的传承人——黄照安。也许他注定要成为黎族乐器的传承人,他从小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都与乐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爷爷是村里有名的牛角号手,父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乐手,这样的一个黎乐世家,在他这代完成了一个梦想——把黎族乐器真正地搬上舞台,一件件传统的黎族乐器奏出了真正的交响乐。

牛角号手的爷爷

    黄照安至今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黎族乐器的传承人,会把一件件传统的黎族乐器搬上舞台,奏出别具特色交响乐。

    走进黄照安家里,你会发现并不宽敞的房间简直就是一个黎族乐器的博物馆,独木牛角鼓、古老的牛角号、叮咚木、哩咧、灼吧、口弓、哔哒、口拜,以至于从来没有见过的乐器,一件件乐器透着古朴与原始,但每一件在黄照安的手里、口中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房间里的20多种、200余件乐器每一件都倾注着他的心血,他的爱。

    可能天分也注定了他要成为黎族乐器的传承人,早在他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学会做口弓、做哩咧,虽然一切只是模仿,但独具天赋的他做出来的乐器总是受人喜欢。

    黄照安出生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一个叫做什磨的小黎村,爷爷黄世彩有着一个长长的脚夹鼻箫,每逢闲余时间,爷爷总是拿出来在村头的大榕树下吹上一曲,这时黄照安也会从爷爷身上掏出口弓,合着爷爷弹上一段。

    关于口弓、鼻箫等传统乐器,我国民族学家曾昭璇在《谈孝黎独木鼓兼论铜鼓的起源》一文中写道:“独木鼓……在原始社会已存在。”宋绍圣四年(1097年)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居琼时,就记录有“铜鼓壶芦笙,歌此迎送诗”、“口吹树叶迎送翁”。

    而在当时,没有人去探究这些乐器产生的年代,已经把它们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黄照安至今还记得,自从他刚刚记事时,每逢月明的夜晚,村里的老人总会在村里大榕树下吹拉弹唱,孩童拥着凑热闹,青年男女则在野外弹口弓、吹鼻箫对歌。

    爷爷对黎族乐器的挚爱给黄照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他最为难忘的当数爷爷的牛角号,因为爷爷当时是附近几个村里最为有名的号手,黑乎乎的水牛角,爷爷吹出的声音最为响亮。

    在当时村里人时常上山狩猎,围山赶山猪。这时只要爷爷的牛角号一吹响,附近几个村的人都要过来集合,听从爷爷这个号手发号命令,进山围赶山猪。

    196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台湾的特务机构派遣武装特务8人,在陵水吊罗山区空降着陆。爷爷作为民兵连连长,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爷爷果断地吹响了牛角号,村民迅速集合在村里。爷爷则带上出色的粉枪手,拿着牛角号,开始进入吊罗山围剿特务。这一次特殊的出征,使爷爷的牛角号成为绝唱。

    进山之后,爷爷便得了一场大病,不能言语,爷爷便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木炭写上自己和村庄的名字,爷爷被村民从吊罗山抬到家里的时候,手中紧紧地握着牛角号,但一语不发。没过多久,爷爷便离开了人世。黄照安接过爷爷挚爱的牛角号,一直保留到今天。

村里乐师的父亲

    黄照安也时常说自己如此挚爱黎族乐器,也许是因为父亲黄进标对他说的那句话,“照安,你一定要把黎族乐器传下去。”直到有一天,父亲看到黄照安组织了一个黎族乐器的八音队,能吹拉弹唱敲打出一首首动听的乐曲,父亲那天对着这些乐器看了许久许久,到今天黄照安也不知道父亲当时在想什么。

    父亲黄进标不但懂得牛角号、鼻箫、口弓的演奏,而且还懂得哩咧、哩喽、哔哒和椰胡乐师的演奏和制作,父亲,是村里的音乐人,虽然当时没有这个概念,每逢婚丧嫁娶,父亲都要到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父亲一些制作乐器的经验,至今还受用于黄照安。如制作乐器砍竹最好在冬季,而且每次砍竹都要在每月农历二十以后,这样砍的竹不会招虫咬。

    黄照安跟父亲学制作的第一件乐器,便是鼻箫。虽然父亲不懂乐理,但父亲做出的乐器发音却很纯正。

    月光如水、晚风习习,每当这时,村里总会响起父亲低沉的鼻箫声、响亮的哩咧声。但让黄进标没有想到的是,儿子不但把这些传统乐器传承了下来,而且还把一些乐器搬上舞台,做得有声有色。

    叮咚木、郎灼铃,这些来自生活的用具,经过黄照安改良后,搬上了舞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乐器也先后在海南大型歌舞剧《达达瑟》《黄道婆》上亮相伴奏,反响非凡。

    叮咚,黎族最为古老的单人打击乐器。黎族先人在深山刀耕火种点播山兰稻,在山兰园里建守寮,吊起两根大木杆,以击杆声驱兽保护庄稼。黄照安从小就跟随父亲看守山兰园,叮咚叮咚清脆的击木声音让他一生难忘,后来他便把叮咚改良,搬上了舞台,现在成为黎族乐器打击乐中的重要角色。

    为了让这些乐器搬上舞台,黄照安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改良。为了让改良的乐器能够很好地演奏,在1999年,黄照安在保亭响水镇组织了一个26人的演出队伍,组织村民学习演奏黎族乐器,当时老百姓对一些乐器还是有些陌生,看见昔日守山兰的叮咚,挂在牛脖子上的牛铃,扔在田边的牛角,都成了乐器,大家看着这些东西就开始笑,但这些在黄照安手里都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村民们渐渐接受了,就这样,黎族乐器成为真正的交响乐,搬上了舞台。

一生痴迷黎乐的他

    自从儿时喜欢上黎族乐器,从此黄照安的生活就与黎族乐器密不可分。如今来到他家里,桌上摆的,床头放的,客厅里立着的,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黎族乐器,家里的一切,都与黎族乐器有着联系。就连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王秋英,也与黎族乐器有着关联。

    黄照安还在上中学时,参加乡里的水利工程大建设,干工休息的时候,黄照安便拿出随身带着的哩咧、椰胡,吹上一曲,弹上一段。就在这时,不知在哪里开始有小石子不断地朝他打来,后来他发现,就在他身后有着一群年轻的女孩子朝着他笑。

    水利建设结束后,突然有个女孩子跑过来给他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之后便促成了这段婚姻。直到现在,妻子王秋英一直支持黄照安的黎族乐器,谈到那段美好的往事,妻子笑着说:“当时喜欢他就是因为他喜欢黎族乐器,会吹拉弹唱,如今还是喜欢他这一点,肯定要支持他。”

    妻子的支持并不是黄照安唯一的动力,真正地迷上黎族乐器,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保亭县委宣传部长王国全的一句话,当时王国全对县歌舞团团长说:“你能不能把黎族乐器搞成交响乐?”此时的黄照安在歌舞团还只是一个二胡手,过了若干年后,也许当时的团长已经忘记了这句话,可是黄照安却一直记在心里。

    从那时起,黄照安便开始深入保亭、五指山和陵水等市县的黎族村寨,搜集、挖掘各种黎族传统乐器。每每听说哪里有乐手,他就往哪里跑,不管山高路远;每到一处,每找一人,他都虚心请教。

    多年的演奏实践,黄照安发现了黎族传统吹管乐器存在着局限:只有四五个音阶,音域窄,音色低沉,音量小。如何突破这些“瓶颈”,让吹管乐器亮丽起来,他苦思冥想后动手进行改良。

    就这样,经过不断改良,黎族传统乐器最终全被他搬上了舞台,奏出了真正的交响乐。

    日本大阪大学人类音乐学教授西岗信雄和美国音乐作曲指挥家张鹰,先后远渡重洋拜访黄照安,并将他制作的哩咧、排箫和牛角号等买了回去。

    “传承好黎族乐器,这是我们的责任。”如今,在黄照安的指导下,保亭已经有了一支黎族乐器的演奏队,在保亭旅游景区槟榔园里,我们见到了这支队伍。哩咧、叮咚、哔哒等一起演奏,这些传统乐器,让游客兴奋不已。

    为了让黎族乐器更好地传承,黄照安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黄照安一边在摆弄着自己的乐器,一边说:“决不能让这些黎族乐器在我们手里失传,一定要让它们传承下去。”

黎族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

黎乐与生活息息相关

    叮咚、哩咧、哔哒、鼻箫、口弓,这些陌生的名字与千奇百怪的乐器,让我们大开眼界,随着黄照安老师的演奏和介绍,我们也开始渐渐地了解和走进这些乐器。

黎族乐器来源于生活

    传统的黎族乐器,无一不与生活息息相关。资料介绍,最早出现的乐器是独木鼓,据黎族古民歌传述,远古时候因雷公击倒大树,烧树木成洞,黎族祖先就击木洞呼众围猎,后来人们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来咚咚作响,以作招众、祭祀和乐器使用。

    叮咚木也是较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古时,黎族人民砍山种山兰,山猪经常在夜间出来糟蹋山兰稻,为了保护山兰稻,看山兰的人,就在山寮吊起两根木杆,打击后就响起叮咚声,以驱赶山猪,后来发展成为跳舞娱乐用的打击乐器。

黎族乐器主要有八大件

    历史史书对黎族传统乐器有着零星的记载,宋初的《太平环宇记》云:“琼州聚合推鼓歌乐。”据老艺人相传,黎族传统乐器以清康乾年间最为盛行。

    黎族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这个俗语反映了黎族的民间乐器与民歌一样历史悠久。

    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符策超介绍,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

哔哒

哩咧

独木鼓

口弓

灼吧

鼻箫

叮咚木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一直以来对黎族乐器有深入的研究,他说:“黎族传统乐器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竹木、畜兽皮原料,经过手工加工而成乐器,散发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气息。黎族乐器是人们崇尚自然的生动体现,是原生态音乐的遗存。”

最能传情是鼻箫

    鼻箫是黎族极具特色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清代张庆长《黎岐纪闻》中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可见鼻箫是黎族青年表达爱情时常用的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的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以前黎家青年男女都会吹奏鼻箫,而所吹的鼻箫,一般多为即兴吹奏,其曲调也因人而异。难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够在很多的箫声中辨认出自己恋人那独特的箫声来。“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从这句黎族情歌中可看出,鼻箫与黎族青年的恋爱生活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