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海南公仔戏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重点保护名录 。
公仔戏表演
        “公仔戏”就是木偶戏。
   琼北一带滚行这种戏,它的全部家当,都载在一辆“三脚猫”上。几张长凳,铺上木板就成了台底。在台底上,用木条“斗”成一座小屋样的台架。挂上布景,一个小戏台也就搭成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公仔戏也标准化起来了。一个戏班,也只三几个人,奏乐的叫“文牌”。这“牌”何解?它是从曲牌中来的。事补,它分为“文牌”、“武牌”。琴胡是文,锣鼓是武。叫“文牌”是个泛称。公仔戏是木头疙瘩,还需要人操纵。这操纵者就叫“驶公”这易理解,“公”就是公仔。只看这家当,封它个轻骑队的美誉,一点也不过分。
        “公仔戏”,有各种角色,文生武生,文旦武旦。一斯文清秀,一浓眉大眼。杂生叫“杂脚”。从口白上又分“杂文”、“脏杂”两类。前者幽默风趣。后者谷气直率。当然,还有员外。这老生吊眉塌鼻大嘴,一看就是个有吃的官相,只怨眉儿落得太沉,小官儿总胀不起来。有这老生就有老妈。她是个翘下巴,故称阿歪妈。老生断小,她愿配对,也算是有福气了,有官家,必有小仆,这小仆叫“隆嘴”。瞧,整天张着嘴巴,像个小窟窿,官人只开个头儿,他还不晓年说什么,就应声“是”了。小角色还不少呢。有个“飞天钻土”家伙,虽说相貌丑陋,但神通广大矣!地上打,他飞天了;天上打,他钻入土了。害得武生一时竟也乱了方寸,大伤脑筋!后生一计,在洞口装个圈套,引诱他钻也来,一勒,就给擒着了。
        “哐!哐!哐” 太阳还未能落山,开台锣鼓就敲响了。乡里人总是捺不住那份看戏的急切心情,早早地就演出台前摆好了板凳。占好自己的看戏位子。
        “公仔戏”班,还循主人办什么事,就演什么戏,公子“对岁”,是大喜事。就演他金榜题名。紫袍玉带走金阶。开演之前,又先“排八仙”,热闹一番。瞧,李钟表张何蓝吕韩曹,八大仙家,相继登台了。对事主又颂扬,又是祝福。接着,就掷利钱。那是粘着一点红的硬币。一边掷一边唱。“抬一个,身上带”,小孩嘛,“吃饭得三大钵,手长腿长快快长大!”轮到年轻人上了,“生得多歪都变正,恋爱婚事定必成”!哈,趄有趣!学生呢?不急!“中文数理顶呱呱,不上“北大”入“清华”!这八仙,连今之学府也晓得,也够神的了,老人也有份儿。八仙深谙老者心态,就来个许愿:“不泌尿,不臭膻,不吃百岁来问我!”这时,全场都沸腾了。大空纷纷离座,你争我夺,如抢到一个那可真是辛运的事。
        看“公仔戏”,实际上是听“戏古”。那些艺人,最善于观察事物。他们熟识民俗熟俚语,唱词口白生动又通俗。“嘴咬一块,碗里一块,箸夹一块,眼看一块。”一个贪吃者,就让他描绘得淋漓尽致。小生遇靓女,看得入学,一时激动,令他“筋都绞卡啦!”这些妙语,委实令人捧腹。他们又是全才,一人驶几个公仔。既唱得嫩。既表得妖治。也表得斯文。单品味这一点,就让奇趣横生。 “突!突!突” 戏班送来了,这是今日的事,过去没“三脚猫”还得叫人抬戏箱。这事说难也不难。派几个娘儿就是,女人比男人爱看戏,一叫,也就乐意去了。
  演一本“公仔戏”,只需二三百元,不贵!也因时令而异。正二月,是旺季,价就涨一点。平时一百多元也能请得来。做餐饭,吃个夜宵。戏一演完,“三脚猫”突突突就走。真是花费不多又省事。这样,乡下有什么庆典,都乐于请“公仔戏”班来热闹一番。
        “公仔戏”,有各种角色,文生武生,文旦武旦。一斯文清秀,一浓眉大眼。杂生叫“杂脚”。从口白上又分“杂文”、“脏杂”两类。前者幽默风趣。后者憨厚直率。其他角色还有员外,老妈,小仆等。老妈下巴翘起,故称阿歪妈。小仆又叫“隆嘴”。
  看“公仔戏”,实际上是听“戏古”。艺人最善于观察事物。他们不仅熟识民俗俚语,唱词生动通俗,又都是全才,一人可以同时驶几个公仔,表演起来,既可以妖冶,又可以斯文。
  “公仔戏”演出内容多种多样,多于生日、结婚、考上大学等喜庆活动。戏班根据不同的喜庆活动演出不同的剧。加上“公仔戏”演出费用较低,所以尤为乡下人民所欢迎。
公仔戏发展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海南在元代已出现手托木头戏。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捧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八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
        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为中板,演出剧目除外地传入的杂剧、传奇剧目外,也有由本地艺人根据传说和本地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这标志着海南的公仔戏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独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编自演的本土艺人队伍,伴奏音乐全部运用本土的八音乐器乐曲。   
        解放后,公仔戏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得到不断的充实、发展和提高,成为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艺术。主要包括:   偶像制作工艺、公仔戏之偶像是木雕工艺美术的杰作。公仔戏的偶像现今一般有20多种,角色比较齐全。
  偶像的表演由导演者在幕后操纵,导演者一手撑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撑偶手双棒,导演操纵偶像时,手与曲肘并用。操纵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左右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胡须拂动,嘴张合、舌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公仔戏的剧本主要来源于改编外来剧本和创作新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公仔戏继承传统剧目约有500多个,解放后创作的新剧目约有100多个。根据表演形式和内容可分为三类:武戏、文戏和现代戏。  
        公仔戏的唱腔来源于吸收兄弟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公仔戏艺人的特长是一人可以演唱多种不同角色的唱腔。分别用平喉、子喉演唱男女角色的不同唱调。从这点上说,它比其他剧种的艺人有过人之处。  
        公仔戏的场景音乐基本来源于民间的八音乐曲。常用的八音乐曲有锣鼓乐、吹奏乐、丝竹乐等100多种。
公仔戏影响
        陈麒麟是目前三江镇所有公仔戏艺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也是从艺时间最长的一位。他从13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公仔戏,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操公仔。
        陈麒麟老人说,公仔戏是琼北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特别是解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公仔戏在农村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们结婚、祝寿、孩子满月或传统的节日,都喜欢请剧团演一、两场,特别是正月十五,各村都争着请木公仔戏班演“开灯(生男丁)戏”,公仔戏艺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
  “上世纪80年代公仔戏盛行的时候全镇有近20个戏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仅剩下5个班。”冯裕芳担心这5个戏班也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在三江镇上,很多孩子已经不知道公仔戏是什么,他们天天哼唱的都是流行歌曲。”47岁的陈长明目前是所在戏班里最年轻的一名艺人,他现在已经帮着父亲陈麒麟打理三江镇麒麟公仔戏班。他说,春节过后的这两个月还好一点,淡季的时候一个月演出仅5场,连一个戏班10多人的正常开销都维持不了。  
        由于市场不景气和时尚文化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愿意学习表演公仔戏了。陈麒麟老人也很想把这门艺术传承到孙子这一代,但孙子却对公仔戏一点都不感兴趣。如今,在三江镇这五个戏班中,最年轻的艺人都已经超过40岁,在戏班中挑大梁的都在60岁上下,已经“青黄不接”。  
        此外,公仔的制作也成为公仔戏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公仔的头部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眼睛要能转动,舌头要能伸缩,因此对雕刻的技艺要求非常高,目前在全岛懂得公仔制作技术的仅有几个人。
        如何生存下去,成为三江镇目前这5个公仔戏班面临的最大难题
临高木偶戏
        海南公仔戏的一种,为人偶同演。海南岛临高县的木偶戏演出时,则是采用大舞台,不设布幛,演员擎仗头木偶化装登台,互为一体,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为我国木偶艺术园地稀有的剧种。
        “人偶同演”的临高木偶戏,是用临高语演唱的,主要唱腔有“阿罗哈”和“朗叹”两个,伴奏以双锁呐为主。
        它主要流传于海南岛西北部,深为临高和儋州、澄迈县部分地区约五十万操临高语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己在我国木偶艺术园地里摇曳飘香三百多年,据悉,日本、泰国和西欧一些国家,也有类似临高这样的木偶戏。
        临高木偶戏原来的木偶,只有拳头那么大,造型也不大讲究,表演技术不高,大只在乡村祭神时演出助兴。从一九七九年来,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临高县文化部门对木偶戏进行了整理、提高和改革工作。他们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在办法,制作了造型美观、眼睛能够转动、嘴巴能张合的大木偶,聘请表演艺术家对演员进行培训,提高演员的表演技巧,并整理和创作《张文秀》《三姐下凡》《海花》等数古个剧目,经过改革后的临高木偶戏,“木偶神了,表演活了,曲调美了”,不得倍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而且外地人也爱看,目前,临高县除了县里成立专业木偶剧团外,区、农场也组织了一批业余木偶剧团。
        有操临高语地区地圩镇及农村,每逢喜庆或传统节日,大都演出木偶戏。当地群众都请亲朋友来观戏,附近一带的农民也骑单车或用手扶托拉机载人前往观看,气氛十分热闹。在演出中,帷幕有富有地方色彩的“阿罗哈”音乐中徐徐拉开,演员一人一偶,按照剧情登台表演,时而以偶为主,耍尽偶味,情趣盎然;时而人偶合作,协调和谐,变化多姿:时而由人替演,弥补木偶的不足,保证动作的连续情和完整性,常获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临高木偶戏凭借着“人偶同演”的奇特风格,一九八一年,临高县木偶剧团荣幸地赴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得了演出奖,扩大了社会影响,引起同行和专家们的瞩目和期望。
海南八音乐
        公仔戏的场景音乐基本来源于民间的八音乐曲。常用的八音乐曲有锣鼓乐、吹奏乐、丝竹乐等100多种。  
        海南八音乐是海南器乐曲主要品种。它是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人俗称的八音,既包括乐器,包括乐曲,也包括乐队。
        八音,据我国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记载,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我国出现的乐器已有30多种。人们便根据乐器制作的材料,将众多的乐器归纳为八类,称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史书从唐起记载海南有八音性质的器乐活动。海南的八音乐曲十分丰富。它有两大来源:一是自外传入的古曲,二是本地艺人的创作。    
        海南的八音乐曲,按演奏形式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等四类。  
        1、大吹打。亦称打大排或打大操。以双唢呐吹奏,配合大件打击乐(大花鼓、工字锣、大钹、单盅),演奏气势磅礴的乐曲,如《大开门》、《小开门》、《万岁喜》、《南风云》、《叩皇天》等,用于喧染热烈而盛大的场面。  
        2、锣鼓清音。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小唢呐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多少不限),配合小件打击乐,演奏热烈欢乐的乐曲,如《庆丰收》、《送京娘》、《喜鸳鸯》等,因为这种演奏形式多用草子锣和草子镲,也称“草子清音”。另一种是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雄壮宽阔的乐曲,如《闹军坡》、《万花灯》、《六国封相》、《仙姬送子》等。    
        3、清音。采用“文排”的弦、琴、笛、管(不加唢呐)演奏曲调轻巧跳跃,流畅明快的乐曲,表现的内容和情绪比较丰富广泛。如表达喜悦、欢快情绪的《弄手花》、《一枝梅》、《欢宴》、《彩帐》、《槟榔香》等,情意缠绵的《送姑》、《比目鱼》等,委婉哀怨的《南漏子》、《怀念》等。
        4、戏鼓。是以海南地方戏曲唱腔联缀而成的“连套曲”,用唢呐吹奏来代替演员的唱腔,其余乐器则作为伴奏使用。如《琼花怒放》、《普天同庆》等。
  海南八音乐曲多数有标题,通过标题提示乐曲的层次和意境。有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的,如《勒马》、《仙姬送子》、《六国封相》、《闹军坡》、《庆丰年》等;表现特定情景,以期引起听众的联想和共鸣的,如《万花灯》、《槟榔香》、《小梅花》、《比目鱼》、《怀念》等;但也有不少乐曲虽有标题曲名,并无特定的音乐形象,如标明来历出处的《小扬州》、《小龙州》、《南漏子》、《南凌一》、《南凌二》、《胡广》等;有的只是说明其用途、特点,如《新拜堂》、《拜寿》、《欢宴》、《酬宴会》、《彩帐》、《喜盈门》等;有的乐曲曲名只当作曲调的标志,如《木鱼》、《巡行八板》、《一锭金》、《金不换》、《西梅》等。
公仔戏申遗
        公仔戏即将消亡的危险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呼吁抢救和保护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多。  
        在去年美兰区举行的研究公仔戏的抢救和保护问题座谈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就对公仔戏的保护发出了强烈呼吁,他们认为,公仔戏是唱念做表的表演艺术和雕刻工艺美术以及文学音乐创作艺术的综合体,它是一个地区文化艺术发展水平的坐标,也是本地区生活风俗的生动体现。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又具有海南地方的特色,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段时间,美兰区文体局副局长林小平一直忙活着公仔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她认为只要申报成功将会对公仔戏的传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林小平告诉记者,区政府过去几年就开始加大了对公仔戏的保护力度,2006年投资18万元举办了以公仔戏展演为主的美兰区乡村欢乐节,从2001年至今每年举行了一次公仔戏的展演,三年扶持公仔戏剧团购置演出设备资金5万元。 “虽然区政府加大了力度,但这对于一个有着数百年的民间艺术瑰宝的抢救来说,仍显得微不足道。”林小平说,下一步在全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制定和落实公仔戏五年保护计划,大力培养公仔制作的工艺美术师和熟悉操纵导演公仔的艺人和演奏的乐手,征集和保护公仔戏的戏目,并通过展演、比赛等活动,扩大公仔戏的影响,培养新的观众群。
        面对各方的关注,陈麒麟老人多少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说,只要能让公仔戏传承下去,自己将不惜余力,只要有一个观众愿意看,自己就要演下去,千万不能让这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艺术在自己的手中失传。    
日前,省政府同意“琼剧”等29个项目进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公布了名录。  
        这些项目是:民间文学(1项):琼侨歌谣;民间音乐 (8项):海南八音器乐、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海南军歌、临高“哩哩美”渔歌、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儋州山歌、崖州民歌;民间舞蹈(3项):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盘皇舞、黎族面具舞;传统戏剧(2项):琼剧、海南公仔戏;民间美术(3项):海南椰雕、龙塘雕刻艺术、澄迈民间炭画像;传统手工技艺(3 项):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海南洋浦盐田传统日晒制盐技艺、海南陵水黎族藤编技艺;民俗(9项):黎族传统服饰、南海更路经、海南军坡节、黎族文身、黎族船型屋居住习俗、海南府城镇元宵换花节、黎族传统婚礼、黎族渡水腰舟、海南三亚回族婚礼。  
        省政府曾于2005年9月公布我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25项,如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临高人偶戏、黎族文身、黎族干栏建筑生态自然村、军坡节、黎族“三月三”节、儋州调声等。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省有2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    
        这2位代表性传承人所属类别都是传统手工技艺,她们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羊拜亮(女),现年72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容亚美(女),现年52岁。  
        经过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和复审,最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6名,涉及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134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