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船型屋 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它是原始的

        干栏式的住宅,门开左右形如船而得名。黎族的原始民

        居,相传为古老的架空船形屋,因为它形状如船篷,当

        地人也称之为船形屋。

点击查看船型屋图片



点击查看船型屋图片




点击查看船型屋图片

船型屋

海南即将消失的传统? 东方白查村船形茅草屋


----摘自南海网2006年10月10日

  

     南海网10月9日消息:烈日当空,阿阳肩扛摄像机,在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里面不停的拍来拍去。阿阳说:“行走过黎族这么多村落,从来没见过茅草房保存这么完整的,我拍的每一寸胶片,都可能是记录黎族传统建筑的珍贵资料。”

     阿阳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行走在村子里,阿阳向我们认真地介绍着这个村的情况,为了保留村里船形屋,阿阳来了许多次。他说:“我们最担心茅草房因为民房改造而被拆掉。”

     “黎族建筑的传统建筑技艺体现茅草房上,而该村的茅草房又是黎族民居十分典型的船形屋。现在整个黎族地区,茅草房的数量已经不多,像白查村保存如此完整的根本就没有第二家。希望海南能保留下这个的村落,给黎族传统建筑技艺一个传承的载体。”

美丽的村庄

     在村口,十几个来自广东和深圳的画家正在采风,在他们的画板上,一幅幅漂亮的水墨画在记录着这个村子:四周俊秀挺拔的高山,婀娜多姿的椰子树,苍翠欲滴的竹子,简单古朴的船形屋建筑,高高矮矮的篱笆,还有穿着筒裙的姑娘。

     阿阳说,“几乎每次来到村子,都会碰到省外画家来此写生。人家为什么这么远跑到这里,还不是因为白查村建筑特别,风土人情浓厚。”

     他一边拍,一边向我们介绍这个村子的情况:白查村在东方市的东南边,东北面临昌化江的中下游,与昌江的王下隔江相望,西北面与尖峰岭交界。

     村子交通十分方便,距离东方到乐东的公路只有2公里,距离东方市市区40多公里。如果这个村真正的保护下来,以后有机会发展旅游,应该很不错。

     接着,阿阳介绍这个村的来历:相传江边乡白查、国界、田头、南龙、俄查、干沟、那文等七个村庄的先民,原居住在尖峰岭天池一带,100多年以前,有一种黎语叫“白防劈”的飞虫,蛰死很多人,他们便迁徙到现东方市公爱镇,后来一部分人则搬迁到白查村居住。

     白查村美孚方言叫“别岔”,黎语“别”字是有水的烂泥田,“岔”字是厚皮树,当时村边有一口有水的烂泥田,烂泥田的附近生长着很多厚皮树,他们起村名为“别岔”村,即烂泥田附近的厚皮树,白查村是黎语的音译。

     “白查村完全可以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因为它不但有着十分完整的建筑,而且也承载着许多黎族的传统文化。”阿阳说

典型的船形屋

     走到一家茅草屋前,阿阳停下来向我们介绍:这是黎族最为典型的建筑,称之为船形屋,因为它从外形上来看像一艘倒扣着的船。这是黎族几千年来建筑的结晶,取材简单,但里面却融入许多建筑智慧,有许多讲究。

     茅草屋为落地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即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

     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双脚踩平地面,晒干或晾干地面,如此进行多次,地面很平很硬。

     阿阳说,“作为黎族的船形屋来说,就像苗家的吊脚楼,云南傣族的竹楼,都是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在保护的同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发展,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为舒适,我们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就在村子的东南边,是村里集中的谷仓,谷仓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用于防潮、防鼠,在基石上面架纵横方木,铺木板为谷仓地板。顶端架圆梁,房顶由竹、木架设,以茅草盖顶,用于防雨。谷仓内外用粘土和泥糊一层,地板糊一层4厘米的泥,均起到密封作用。

     防火是茅草房的关键,在村子,大人出门时用水或草木灰,把火熄灭。一旦着火,马上敲锣,听到锣声,附近有人若不回来救火,按照村规民约罚三个一百,即一百斤米,一百斤酒,一百斤肉。

     “表面这看上去是一种村规民约,其实这都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担心,一旦这些茅草房拆掉了,这些与之俱来的文化也被拆除的一干二净。”阿阳的T恤已经被汗水湿透,他说:“要是能把这个村庄完整的保护下来,我们再苦再累也值。”

传统的黎族文化

     就在一家船形屋下,阿阳再次停住了脚步,一位年迈的阿婆正在织黎锦,阿阳向我们介绍说,阿婆这种织法如今已经非常少见,是扎染,先是把线扎起来,再染色,这与其它地方的先染后织有着明显的区别,当然难度也更大。

     在另一处的椰子树下,一位妇女正在烧制山兰米酒,在这个村,还一直保留着种山兰的传统,自种自酿。

     “这是黎族的渡水葫芦,这是一种交通工具,非常罕见,我们原来找过几十个村都未曾找到,没想到在这个村还有这么多。可见这个村文化保留的完整性。”阿阳看到这个葫芦状的东西时,兴奋不已地介绍:“人们过河时,把衣服脱下来放进葫芦里,然后把口封住,人则要抱着葫芦过河。”

改造与保留老人小伙各有说法

     “来这个村子越多,掏出来的东西越多,对这个村子就越有感情。”他说。

     “这是独木猪槽,这是独木凳,这是捕鱼的鱼篓,”阿阳在一一地介绍,一一地记录,“真的希望这个村子的传统建筑和这些文化保存下来,作为黎族的一个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

     对于茅草房的去与留,关系最大的还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问题,但村民对此看法也各有不同。

     对于年轻人来说,都盼望能住上砖瓦房。今年刚刚二十出头的符阿强说,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确实感到住在茅草房里的不便,我们十分感谢政府的民房改造,希望能住上砖瓦房,毕竟周围有许多村都已经住上了,这样就不用再为防火防虫等担心了。而现在我们居住在茅草房里,用水和用厕都不是很方便,民房改造后会有所改善,这是我们期盼的。

     而村里的一些老人还是习惯住在船形屋里。今年70多岁的符阿伦说,我们在船形屋里住了一辈子,也没有觉得什么不方便,就是隔几年换茅草有点麻烦。住在这里面,冬暖夏凉,还算舒服。

     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摄影家和画家对白查村的关注,也影响村里人对于船形屋的去与留的看法。白查村委会主任符阿祝非常支持民房改造,但现在他开始动摇了。

     符阿祝说,虽然村民们大部分支持茅草房改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到村里来看,想必是这些船形屋有一定的价值,如果能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把内部环境好好改善一下,也未尝不可。

保护船形屋一位老专家的执着

     早在7月份,听说白查村的船形屋马上要拆掉了,70多岁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再也坐不住了,立即驱车赶到东方市,与主管部门商榷白查村船形屋的保留与保护的问题,但是此行并未让符老看到更多希望。保护意识淡薄、保护资金缺乏等让符老至今还在为保护东奔西走。

     符老曾多次来到这里呼吁、宣传,而且每次来都带一些画家和摄影家,符策超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扩大它的影响力,让当地政府和村民知道这些船形屋有保留的价值,不要盲目地把它们拆掉,即使有一天真的拆掉了,这些摄影家画家也会为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资料。”

    “现在经济发展得太快,文化丢失得也太快,可以说每一分钟都在丢失。如果为后人着想的话,现在必须赶紧动手抢救。”

     “黎族的船形屋,不仅仅有物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它是有性格、有精神、有生命的,是活的东西。是千百年来黎族同胞建筑的精华所在,它有它的历史特征,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简单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

    符策超说,“我真担心,现在的乡村建筑趋于同质,再过十几年,黎族同胞留下的多姿多彩地域文化,将所剩无几,我们进行茅草房改造,应该尊重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前提。如果到黎族居住区,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砖瓦房,那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其实,也有人问过我,符策超你是住楼房里还是船形屋?你自己为什么不住到船形屋里?这不是抬杠吗,这问题不能抽象地看。”

    “首先,我们要对黎族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这样你才会尊重它,那些传统的东西有价值,我们必须保护,而且要考虑到今后如何保护。我向大家反复强调,我们不是在保护落后,我们是在保护一种文化,一种建筑技艺,全省那么多船形屋,我们没有奢求全部保留下来,我们只要求保护一个村庄,这不过分吧。仅仅是一个村子,仅仅是一个村子啊!如果这个村子的船形屋也被拆掉,那我们真是太缺乏文化的自觉和自珍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船形屋建筑技艺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朴的船形屋,古老的建筑技艺,民保人士把它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保留只是眼前的问题,保护与开发才是长远之路,最为关键的是让当地百姓在保护中受益。这是民保专家的一致看法。

     “我们最为担心的是我们一个具体的保护方案出来之后,白查村的茅草房已经拆得一干二净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学忠说。

     王学忠说:“如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一项变革总会产生拉力相反的双重效应。对于彻底消灭茅草房计划所带出的社会综合效应,也需予以科学的全面评估。茅草房是黎族传统民居。一旦传统民居消失,黎族的传统文化就会飞速消失。当今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弱势文化面临的生存危机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近,王学忠再次带省里的相关专家来到该村,讨论具体的保护方案。

     王学忠说,我们现在进行的保护就是初级保护,作为保护第一步,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些茅草房保留下来,民房改造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保护部门十分支持,但对于全省来说,保留这样几个村子的茅草房十分有必要,我们必须让后人对黎族的传统民居有所了解,倘若所有的茅草房全部改造完毕,那黎族的建筑文化我们以后很难看到,我们并非是在保护落后,而是在保护一种建筑文化。

     “这些船形屋保留下来了,第二步我们有信心把船形屋茅草房的建筑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可以实现重点保护了,如果船形屋没有了,这项建筑技艺无从谈起,我们没法申报。”在王学忠的心里,有着详细的保护步骤,“集中一个省的力量来申报这项遗产,并不困难,关键是船形屋的建筑文化很特别,在少数民族的建筑中独具风格,相信国家会批准,有了经费,保护就容易了。”

     王学忠说,第三步就是开发性的保护了,要保护,必须做到良性循环,要让其本身具有造血功能,关键是让当地百姓在保护中受益。如果在这期间能有旅游公司的介入或者真正成为美术、摄影创作基地,那前景更为乐观,因为其本身具有这个特点,包括现在都有许多的画家和摄影家到这里来采风。“我所说的这一切,其实都在保留的前提上,一旦这些船形屋拆掉了,所有的都不复存在了。”

寻找改造与保护的平衡点

     一个船形屋完整的自然村落,在这段时间颇为引人注目,一方面是保护人士大力提倡的保留,一方面是当地政府有着民房改造的任务,当地百姓也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

    省建设厅勘察设计处处长陈效京说,黎族的船形屋有着它的建筑技艺价值,但我们也是应该考虑到当地村民的生活问题,如何在这两者期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才是最为重要。

     一村两地方案有待商榷

     按照白查村当地政府的民房改造方案,对白查村的船形屋进行改造是在村里另选一住址建砖瓦房,砖瓦房建成之后,再把原来的船形屋全部拆掉,原村址改成水田。随着专家们对白查村船形屋的关注,有关人士建议,在建成新房后船形屋不拆掉,老人留在村子继续居住,但这一方案相关专家并不认同。

     省博物馆王恩说:“这种方法并不可取,我们想完整地保留这个村,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保护它的船形屋,其中也包括一些黎族的传统文化,如织锦、酿酒等一些民俗民风,老人和年轻人分开居住,必然会造成一种文化的断层,如果这样,即使船形屋保留下来了,但文化没有了,也就失去保护的意义。”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说:“船形屋必须有人居住在里面并且烧火做饭才行,这样才能保持干燥,茅草才不会腐烂,倘若实行一村两地,船形屋没有人居住,烂掉是早晚的事。”

     原有基础上改善生活条件

     既让船形屋完全的保留下来,又让当地居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一种方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内部的改造,设施的完善,这样村民就可以舒服的住在里面,既保留这种传统的建筑,又能很好的保留当地的文化。省民宗厅文宣处处长王建成建议。

     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研究员说,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的民房改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像云南的傣族建筑,游客在外表上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还是传统的竹楼,但内部已经进行了改造,村民用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现代的家用电器,却不防碍游客来此旅游观光。贵州凯里的苗寨,湘西凤凰的吊脚楼都是保留传统的建筑特色,使游客不远百里驱车前来观光,这一切,都是在保留民族建筑特色基础上才有的。

     黎族的船形屋茅草房的保护,同样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在保留船形屋外型的基础上,改善内部的居住环境,比如硬化地面,在船形屋的两侧装上窗子,慢慢有条件的装上空调,在每家每户配备灭火器,其实这些并不难做到,这样既保留传统建筑,又让当地居民过上幸福生活。

白查村茅草房改造推迟

     本报八所10月9日电(记者于伟慧)记者从东方市民宗局获悉,原定于今年年底改造完毕的江边乡白查村茅草房的计划,已经推迟至明年7月,与白查村同批改造被推迟的还有该乡的俄查、国界等7个村。

     关于东方市江边乡白查等村的民房改造,早在2005年就列入民房改造计划。在此期间,江边乡的20个自然村中,13个已经全部完成了茅草房的改造,只剩下白查、俄查和国界等7个村未进行民房改造,还保留传统的茅草房。

     今年年初,白查等村再次被列入民房改造计划之中,据介绍,按照这个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东方市的所有茅草房全部改造完毕。

     而就在这些黎村即将被改造时,完整的船形屋茅草房,村庄周围秀美的风景,保留完好的民俗民风,吸引了许多画家、摄影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到此采风和考察,昔日冷落的村庄成为民保人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关注的焦点。

     据东方市民宗局副局长符成开介绍,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使这几个村的茅草房改造计划被推迟到明年,但是究竟是保留还是拆除目前还不清楚,提倡保护的部门并没有拿出详细的规划和方案,如果情况继续,白查等村的茅草房在明年7月份之前将被全部拆除改造。

     符成开说,保留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首先是当地政府面临着民房改造的任务,其次是怎么保护,还有保护的资金从何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说,随着民房的改造,船形屋面临殆尽之虞,船形屋茅草房承载着黎族优秀的建筑技艺,这些建筑技艺完全可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白查村完整的船形屋正是这种技艺的载体,一定要给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