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 海南八音将成绝响?
----摘自南海网
6月19日,海口美兰区灵山镇儒扬村的7旬老人杨元乾(中)、陈起秀(左)和杨文林(右)在村头古榕下即兴演奏海南八音。
6月19日清晨,阳光和煦。记者走进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3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杨元乾、陈起秀和杨文林已经早早等候在镇文化站,他们拨动起古老的琴弦,跳动的音符顿时弥漫开来。
古老的八音,原来是如此悠扬浑厚。一把黄花梨木制作的唢呐更是穿越时空,见证了两百多年的八音发展史,那一架椰壳制作的二胡同样独具海南元素,这些散落在琼北乡间的民间文艺,更是海南文明的象征。
然而昔日的昌盛,并不能掩饰现实的苦楚,创作、演奏人员的青黄不接可能让海南八音成为永远的绝唱……
演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海南几乎村村都有八音队,仅灵山地区就有200多支。现在少多了,村里会演奏八音的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今年70岁的杨文林老人,在八音队司职胡琴手,回忆起当年八音演奏的热闹场景,不禁黯然神伤。
根据我国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记载,八音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史书记载海南有八音性质的器乐活动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并伴随华侨传遍整个东南亚。
然而,在历史上八音发展经历了两次浩劫。第一次是1939年日本入侵海南以后,实行“三光政策”,民不聊生,不少人背井离乡,鼓息锣停,乐队散落。第二次是在“文革”期间,八音被视为“四旧”,弦断管破,遭受重创。
经历了两次浩劫,会演奏八音的人逐渐年事已高,纷纷离去,懂创作的人更是几近绝迹。
八音丰富了田园生活
八音是海南乡土艺术的重要品种,每逢节日喜庆、婚丧礼仪、社交、祭祀场合,请八音队演奏成为琼北地区的风俗习惯。现在灵山镇一共只有6支八音队,每逢公期,就会看到八音队走街串巷,轮番演奏,多是《大开门》、《大贺寿》、《万岁喜》、《槟榔香》等喜庆曲目。每次演出都有众多乡邻前来捧场,即便是不懂八音的年轻人有时也来捧场,场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杨文林说:“每年的公期,是一年中最累的时候。演出一场接一场,有时要连续演30个小时,累了也只能在现场打个盹,观众有需求,我们就要演到底。”
八音乐曲中有《闹军坡》、《庆丰年》这样的现实题材,也有《万花灯》、《比目鱼》一类的生活写照,还有《新拜堂》、《酬宴会》等庆典内容。这些曲目都源于农耕生活,扎根乡野,是农村劳作场景的真实再现,海南的田园生活离不开八音的伴奏。
老手艺要靠年轻人来传承
古老的八音,曲谱采用的是工尺谱,外行人看起来如同天书,村里的老人无法转换成现代的五线谱或是简谱。曲谱多是祖辈流传下来,每个乐手的曲谱很零散,不成系统,年轻人学起来也是东一句,西一曲,残缺零散。
杨文林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学,即使有人想学也找不到合适条件,不是没有传统的乐器,就是找不到完整的曲谱。”
八音的历史比琼剧还久远,从古至今都是清一色的男子在演奏,随着发展,女子逐渐可以在八音队伴唱琼剧。八音的题材广阔,内容充实,反映了海南人悠闲的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八音的发展史上,和海南民谣、地方戏剧同是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
海口市美兰区文体局为八音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担负着保护和传承的重任。文体局副局长林小平说:“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题,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人员的青黄不接。”
为了全面抢救和保护八音,美兰区文体局已经开始征集遗存下来的古老乐器,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保留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收录工尺谱,并请专门的音乐专家转换为人们熟知的五线谱。美兰区文体局还把举办八音培训班列入议事日程,通过政府组织,灵山镇文化站推动,力争办成长期性质的培训班,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八音演奏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抢救和保护仅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手段,只有传承和推广才能永葆八音的发展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