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八音本来是古籍中一种称谓,最早见于《周礼 春官 大师》,后来逐渐为各种民俗与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乐昌八音、乐器八音、镇隆八音等,是我们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号。
乐器·八音
        八音也指民间 器乐乐种。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 8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彝族八音所用乐器有二胡、环箫(无膜笛)各一对,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锣)、鼓、钹等;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乐器有二胡、横箫(笛)各一对和五鍟、锣、鼓、钹等。
镇隆八音
        广东八音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最古老乐种之一,属民间音乐。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现。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素有“文化之乡”之称。信宜的木偶、舞龙、龙舟、飘色、八音、曲艺、白花灯等民间艺术活动均源于镇隆,传统特色,至今犹存,有些有所发展。  
        广东省信宜市镇隆八音演出时由两人也有多人抬着一架彩绸、花串、球穗、图案等装饰的锣鼓亭,按打击乐、管弦乐的顺序,边行边演奏,曲调高昂洪亮,演奏时周而复始,旋律欢快,气氛热烈而流畅。其乐曲因场合不同而异。
        信宜市镇隆镇的群众喜欢在欢庆的节日请八音锣鼓助庆,八音锣鼓奏起,整个村庄完全沉浸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做年例游神,自然少不了八音锣鼓,它那欢快激昂的节奏振奋人心,使整个游神队伍气势磅礴,让人对神肃然起敬。游神时它一般跟在神的后面,它那“咚咚”声源远远便可入耳,很多人根据锣鼓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到自家摆醮的时候了。锣鼓声大了,证明游神的队伍快到了,人们就赶紧把桌子搬出去,摆起供品,等着神的到来。每一年的年例,人们用锣鼓迎来了神,又用锣鼓把神送走,“咚咚”的锣鼓声足以让神“感受”到人们对它的尊敬。
        广东茂名八音的资料,该资料写着:“八音,一种吹打乐组合,由8人组成,有吹、击、弦乐器。有固定的曲谱和曲牌,根据婚丧、祭祀或庆典要求选用。演奏时有规定的服饰,一般穿艳丽袍褂礼服,抬锣鼓亭,按打击乐、管弦乐的顺序,边行边演奏,八音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茂名信宜镇隆地区,其中以德乔的最盛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授曾重登广东省高州府茂名县正堂,曾重登辞官返乡时把八音也带回家乡福建省德化。
        濒危的广东八音目前在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依然保存。
乐昌八音
        八音,又叫“土班子”、“凳板戏”,明清时期就盛行于广东乐昌、湖南汝城等地,民国时期尤甚。所谓“八音”,即是八个人分别手持小锣、大锣、鼓、钹、二胡、笛子或箫管、唢呐等,他们又分别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自拉、自打、自唱的一种表演唱形式。在弹奏时,他们不用化妆、不用表演,只是在大厅或坐或站轮流吹拉弹唱,所以又叫“凳板戏”。这种戏班不需搭戏台,人员少,容易接待,花费相对较少,很受群众欢迎。旧时唱的是新剧,唱腔为祁阳腔,其主要剧目为《孟良搬兵》、《郭子仪拜寿》、《四仙姑下凡》、《庞龙招亲》、《打洞结拜》、《王阳下山》、《刘伯温点将》等。后来,根据红白喜事又演奏其他曲目。红事演奏《金玉满堂》、《祝寿曲》、《迎宾曲》等,白事演奏《接客》、《送葬》、《祭天》等。 乐昌八音旧时,乐昌最有名气的八音班艺人是清光绪年间的邝元喜(三溪镇谢家塘村人),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湖广边邻影响较大,后来,三溪又有丫告岭、浪头、仕坑等村相继组班。
        改革开放后,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影响,加之后继乏人,随着老艺人的辞世,八音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近年,笔者偶然听到乐昌市廊田镇楼下村仍有一支活跃在乡村的八音队。兴之所至,带队访查,发现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65岁以上。问及八音前景,老人们都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没有出去打工的也不愿意学、不愿意干,生存状况岌岌可危。2008年,乐昌市文化部门组织廊田八音队参加了“千年佗城、魅力乐昌”乐昌庆祝建县1500周年民族民间艺术展演和2009年乐昌市“贺新春”民间艺术巡游活动。优美动听的旋律、悠扬嘹亮的声音,令人遨游在民间艺术的殿堂里,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让市民饱赏了一顿久违了的精神美餐。但愿廊田八音能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传承发展,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