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的词义
1. 车轮;车辙。 2. 一种海中生物。壳甚厚略呈三角形表面有渠垄如车轮之渠故名。肉可食壳可入药。 3. 玉石之类。西域七宝之一。 4. 酒杯名。 5. 古国名。在今柬埔寨南部或越南东南部。 |
|
砗磲的物种分类
共有2属9种,砗磲属(Tridacna)8种,砗蚝属(Hippopus)1种。 1. 番红砗磲 (Tridacna crocea) 又名:圆砗磲红番砗磲红袍砗磲 2. 扇砗磲 (Tridacna derasa) 3. 库氏砗磲 (Tridacna gigas)又名:大砗磲 4. 长砗磲 (Tridacna maxima) 5. 瓷口砗磲 (Hippopus porcellanus) 6. 罗氏砗磲 (Tridacna rosewateri) 7. 鳞砗磲 (Tridacna squamosa) 8. 魔鬼砗磲 (Tridacna tevoroa) 9. 砗蚝 (Hippopus hippopus) 砗磲的历史 据《金刚顶瑜珈念珠经》记载,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门当中,高僧用它当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官员的顶珠,可见它的价值不凡。 在当今佛教界流行的宝石种类中,可首推“佛教七宝”。据记载,此七种宝物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在这七种宝石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宝石为砗磲,因为它来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或少部分因地壳造山运动浮出海面而鲜为人知,因此,它的产量极少而显得非常珍贵。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砗磲,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达1米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目前的活砗磲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南海等地的浅海中。砗磲不仅是双壳贝类之王,而且也是贝类中的老寿星。据估计,长50厘米的个体需要12年时间才能长成,每年约增长5厘米。它年幼时生长快,以后逐渐减慢,生命周期可达80-100年,甚至活到数百年。 从宝石学的观点来看,具有美丽珍珠光泽而颜色洁白、有晕彩且质地细腻的石化贝壳才可作为宝石,真正石化的贝壳质地像瓷一样坚硬,而普通的贝壳却比较酥松。砗磲贝是所有贝类制品中最漂亮的,颜色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而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因此深受佛教界的推崇。人们喜欢把砗磲贝打磨成珠做成手串,除了有装饰性外,配戴在身上也有可避邪保平安的寓意。手串的价格在100-500元之间。佛教人士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诵之用。 | |
砗磲的分布区域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别在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我国的海南省和南海诸岛也有分布。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弯曲,壳缘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数条像被车轮辗压过的深沟道。外套膜大,颜色鲜艳。砗磲常与大量虫黄藻(Zooxanthellae)共生。这种单胞藻可在砗磲体内循环,并可进行光合作用,供砗磲丰富的营养。砗磲的外套膜边缘有一种叫玻璃体的结构,能聚合光线,可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这种和藻类的特殊关系,称为互惠共生。此外,也食浮游生物。砗磲肉可食,大贝壳可用作贮水器或贝雕原料。有的砗磲还能产生珍珠。小型贝壳可烧制石灰或供观赏。目前,有的国家已对鳞砗磲和无鳞砗磲进行人工养殖并获成功。 |
|
砗磲的化学成分
1. 化学成分砗磲含碳酸钙为86.65%~92.57%,壳角蛋白为5.22%~11.21%,水为0.69%~0.97%。另外含微量元素和10多种氨基酸。 2. 构造其矿物以文石为主,与珍珠一样具有特征的层状构造,外壳光洁明亮,在阳光下能出现七彩虹光; 3. 颜色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以耀眼的金丝亮丝和绿色肠管为其特色; 4. 光泽珍珠光泽; 5. 硬度一般为2.5~3,随年龄增长逐渐变硬,牙白与棕黄相间的品种可达4; 6. 密度2.70g/cm3。 |
|
砗磲的用途
砗磲是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达1m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 在清朝时期,六品官员的顶戴是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最大的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500公斤。一扇贝壳便可以供给婴儿做洗澡盆使用。砗磲的贝壳可以做各种用具,肉可以吃。 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颜色漂亮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装饰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师父们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之用。砗磲在当今流行的“佛教七宝”中,列驱邪避凶的首位。砗磲所含的微量元素能稳定情绪、去除杂念、使脾气暴躁的信徒消除烦恼、调养身心平衡。 在中医药中,砗磲贝的尾端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磨或粉末常为喜爱之物。砗磲能够凉血降血压,防止骨骼老化,可以稳定情绪,对于身体病症的治疗,对于有高血压朋友来更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在清朝时期,六品官员的顶戴是白色涅玻璃和磲,又叫砗磲。 古代常将砗磲置于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于家中作为镇宅之宝,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和珍珠并称为“佛家七宝”。 砗磲的功能价值 白色的砗磲被佛家誉为生物界最纯的白色,因此深受佛教界的推崇。 砗磲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锁心、安神之效。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砗磲可护身健体,延年益寿,佛教视其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被佛教作为镇教之宝。 砗磲不攀不附,不媚不俗,不同凡响,此吊坠精雕细琢,形同金刚护身,助你修行,养生,练气,护身,平安,是福慧双修,接近自然,通向永生的法门。 砗磲的应用价值 装饰及生活用品; 砗磲是深海贝类之最大者,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 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一扇贝壳便可以供给婴儿做洗澡盆使用。砗磲的贝壳可以做各种用具,肉可以吃。 在佛教界,砗磲为佛家七宝之一。颜色洁白漂亮的砗磲手珠,可做装饰外,配戴在身上可避邪保平安。僧人们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