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

周一至周五 8:20-22:00(一楼至七楼)

周六 8:20-22:00(二楼、三楼)

周日 8:20-22:00(二楼至七楼)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知公告

总有一个路遥,总有一面镜子——重新发现路遥专题图书推荐

作者:暂无 上传时间:2015-04-15 浏览次数:

       羊年开春,有影响力的新书较少。但已故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因同名电视剧的热播,再度勾起了读者的回忆。两会期间,习大大与主持人曹可凡会后简短聊天时提到了这部电视剧,一句“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也让路遥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媒体报端。
       这个写出《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陕北作家,激励了一代农村青年和平民百姓,却从未获得掌握“审美领导权”的主流文坛认可;他殉道式的文学精神为文坛留下一个沉重而光辉的背影,却又因舍生忘死的自残式写作为后来者诟病。我们可以有一百种理由选择不看见路遥,但又无法不在心里感念这位如崖上桃花迎风孑立的“黄土之子”,如评论家白描所说,“路遥的笃定留给了我们一面检讨自我精神的镜子。”


路遥简介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本名王卫国,陕北清涧县王家堡人。少时家贫,饥寒褴褛,被过继到延川县伯父家中。及长,入学发蒙,又遇共和国三年大饥馑,于饥寒屈辱中刻苦求学,备尝艰辛。凡20余年,焚膏继晷,潜心创作,以《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享誉文坛。后因积劳成疾罹患重病,于1992年11月17日去逝,享年42岁。
 

创作背景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与习大大的渊源

       习总书记提及曾和路遥同住一个窑洞彻夜长谈,路遥1973年离开延川县,由此推算,两人在延川同住一个窑洞应该是在1970年至1973年之间。作为北京知青,习近平当年来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两人在那时成为朋友。习近平所在的梁家河离延川县城很远,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就会找路遥长谈。

 

代表作品

       1、[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惊心动魄的一幕》
       2、[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夏》、《姐姐》、《风雪腊梅》、《青松与小红花》、《匆匆过客》、《痛苦》
      3、[中篇小说]
       《你怎么也想不到》、《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姐姐的爱情》
      4、[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土地的寻觅》、《作家的劳动》、《柳青的遗产》、《无声的汹涌》、《生活咏叹调》、《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馆藏图书

       本期推荐的路遥作品将集中在图书馆二楼大厅展出,详细馆藏书目见《重新发现路遥专题图书推荐》.xls


 

1539774829913063366.jpg
▲二楼大厅展区

 

图书馆
2015-4-15